红色电影观后感汇集5篇

佚名 0次浏览

红色电影观后感汇集5篇。

如何写好一篇作品名观后感?观影后的感受可以通过写作观后感来更加深刻地表达出来。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应该从自己感受最深的观点出发进行撰写。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红色电影观后感》的相关话题,旨在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启示!

红色电影观后感【篇1】

对于现在很多年轻观众来说,福建省上杭县古田这个地方,可能会感到陌生,然而就在90年前,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和在当时刚刚建军两年的红军,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因为这次会议对于党和军队的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后被称作“古田会议”。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艺术指导、国家一级导演陈力执导的电影《古田军号》,就是以这次会议为背景,选在八一建军节当日全国上映,为即将到来的祖国70岁生日和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影片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革命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的非凡历程,而像《古田军号》这样一部高还原度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为了确保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瞬间,主创团队的在前期准备时,也是下足了功夫,据了解,在20XX年开机前,从酝酿到资料收集,再到剧本的修改与打磨,就经历了长达8年的时间,尤其是陈力导演,亲自带领主创走访了闽西地区的红军驻地,体验生活,并分别采访了当地很多老人,做了大量的收集资料等工作。

正是有了前期这些无数的准备工作作为基础,才有了今天影片中鲜明动人的故事,而影片中也是很注重细节的表现,将当年的场景一一重现,不仅在片中看到古田会议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红四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堂”、闽西特委机关旧址苏家坡“树槐堂”等等真实历史遗址,所用的枪支、弹药等也符合史实,就连当时红军的军装领章,为什么要缀上黑边,这一个对于现代多数年轻人鲜为人知的细节,也呈现的非常细致认真,片中这些细节的积累,也增强了影片整体观赏性和真实性。

影片敢于大胆启用王仁君、张一山、胡兵等年轻演员领袖人物,也是《古田军号》的一大亮点,从他们的表演效果来看,也没有辜负导演对于他们的信任,也让改变了观众心中以往有些影视作品中的伟人印象,尤其是王仁君饰演的毛主席,并没有一味的去追求“形似”,而是通过对角色背景的理解,最大程度的表现出“神似”,将一代伟人呈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自己作为年轻观众,当看到大银幕中性格丰富、鲜明的年轻革命领袖,生动的日常工作、战斗,让人肃然起敬,演员非常接地气的表演,也让影片显得更加贴近生活。

影片的叙事方式也很新颖、特别,有别于同类型的其他作品,并没只是简单的将历史事件重现银幕,而是以片中一个当年跟随红军的小号手,给他的孙子讲故事的方式,通过红军小号手的孙子视角,将那一段的峥嵘岁月再现,从当年的中央“二月来信”再到“九月来信”,直到会议的胜利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吹响了党和军队的胜利的号角,片中也没有回避粉饰历史,可以看到当时的领导人,为探索革命真理而发生的情感冲突,更看到他们对革命的忠诚,对军队完成中央任务的初心是一致的。

电影《古田军号》从小人物视角出发,呈现出一个历史的大格局,节奏明快、没有明显拖沓,宏伟的气势,更显当年革命家们的激情,片中独特的表现手法,也很适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口味,作为当下的年轻一代观众,应该更多的去了解这一段的历史,没有老一辈当初的努力和奋斗,正确的指导方针,也没有今天伟大祖国的国强、军强,每一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观众,也都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红色电影观后感【篇2】

虽然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作为充满智慧的领袖,他更加深知革命的前提是先吃上饭、穿上衣。因此,在我国工农革命的早期,吃穿上的匮乏是如何解决的呢?回答这个疑问的,正是12月24日内地上映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色圩场》。该片讲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王霙饰)率领红军为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保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物资供应和部队给养,在遂川草林创建第一个红色圩场的艰辛实践和光辉历程。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红军的革命和那些的暴力起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会觉得,当年红军打掉了那么多土豪劣绅,肯定“没收”了不少好东西啊。怎么还能缺了吃穿呢?实则不然,红军的革命是有原则有底线的。虽然红军打掉了土豪劣绅,但如片中所讲,他们更多的是把土豪的钱粮分给了贫苦百姓。即便是作为领袖的毛泽东,也就只给自己保留了一块不足2立方厘米的红烧肉而已。因此,当时的红军,在物资给养上的确面临很大的困难。

不同于野蛮的、一次性的解决方式,毛泽东的伟大在于他总能用智慧来解决眼前的困境。就像他用军事智慧去突出重围、打破封锁、清除税卡、反制偷袭,他解决经济上的困境也是用的头脑。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相关的影视作品已不在少数。不过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毛泽东在经济学上的智慧,也是不遑多让的。只是他的经济学智慧在《红色圩场》前罕有作品表现出来罢了。

在中国的影视工业里,以毛泽东为核心角色存在一个比漫威宇宙大得多的红色宇宙。这个宇宙里的不同作品,展示着伟大领袖在不同领域里的面貌。近几年的趋势,是将其还原为普通人。很多新作都挖掘了不少毛泽东在生活中的小故事。比如他和身边警卫员的谈心啦,他和子女间的玩耍啦。《红色圩场》则回归了红色宇宙的主线,再次展现毛泽东身为领袖的伟大之处。如片中所讲,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红军才回避了很多危险行为,把握住了与小商户打交道的尺度。也正是在他的规划和指导下,草林圩场才重新回归了正常秩序,恢复了商业活力。

当圩场正常有序地运作起来后,我们发现这时红军的物资给养问题才得到了可持续的彻底解决。从结果上来看,毛泽东的决策和领导是完全正确的、是比其它方法更加高明的。虽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想要革命成功,怎么也得先吃上饭吧。《红色圩场》补上了红色宇宙更深层、更幕后,也是很容易被人所忽略的那一环。

红色电影观后感【篇3】

电影《红色圩场》历经县城、草林、大汾、衙前、汤湖等地的辛苦拍摄,在遂川县顺利杀青。拍摄期间,笔者带着好奇和激动探访了剧组,实地体验了影片拍摄背后的新奇、神秘、辛苦。

走进草林圩场,拍摄所在的街区两头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为了契合历史环境,街区两边建筑已还原成当时的模样,很有年代感。走在片场,仿佛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现场正在拍摄一场茶馆里的戏,几十号人不停穿梭忙碌。虽然人多、设备多,但却忙而不乱,化妆、服装、灯光、道具、摄像各司其责。

现场有一群特别幸运的人,也是演员打扮,要么认真揣摩角色,要么掏出手机,与亲人或者朋友拍照,他们是草林当地的群众演员。

群演没有工资,还会耽误挣钱。但这丝毫没挡住草林老表的参演热情。据在场的镇村干部介绍,自打摄制组要招群演,草林老表热情高涨,纷纷踊跃报名,因名额太少,能成为群演特别幸运。来当群演无非是想宣传一下家乡,顺便也过一把戏瘾,幸运的话,还能与主角合上影。

一位拿着自拍杆与群演争相合影的女士专门从县城赶来,她说平时喜欢拍点好玩、有趣的小视频与朋友分享,这次《红色圩场》的拍摄,让她有机会实地了解电影拍摄全过程。她说:“每部电影其实背后好多人在付出,我手机拍了好多,回到家就发到朋友圈,肯定会有很多点赞的!”

红色电影观后感【篇4】

娘子军的党代表——洪常青书记自称从南洋回来的华侨,携巨款荣显故乡。南霸天企图利用这个侨商扩充____势力,于是,大摆宴席。这位侨商临走时借口要一个侍女而带走了琼花。琼花和不愿做封建礼教牺牲品的红莲一起来到娘子军的驻地,参加了娘子军。琼花在严格训练和艰苦斗争的考验中,不断成熟进步。

后来,红军决定解放椰林寨,洪常青又一次利用“侨商”身份,再入南府,并带了“丫头”琼花。那晚红军抓捕了南霸天,人民欢欣鼓舞。不料,南霸天在夜间乘隙逃跑,琼花在追捕时中了敌人的暗算,受了重伤。南霸天联络到了国民党,国民党反动派出动大批军队,向海南的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洪常青率领娘子军在分界岭执行阻击任务时,为掩护娘子军撤退负重伤,并被捕。洪常青在敌人面前,表现出崇高的英雄气概,最后英勇就义。琼花毅然担负起烈士遗下的斗争重担,继任娘子军党代表。她率领娘子军与主力部队汇合重新解放了椰林寨。罪大恶极的南霸天终于得到应有的下场,琼花亲自宣布对沾满人民鲜血的大恶霸南霸天执行枪决。

如今我们这个年代再看红色经典影片,发现虽然那时候影片清晰度、流畅度和色彩都无法和现在相媲美。但是那时候,演员中的眼神充满着“气”,这气好似矢无虚发的箭,带着狠劲,带着戾气。比现在的一些电影演员更有生命力。

影片中处处透露出海南的韵味。大片叶子的植物,椰子树、芭蕉树、槟榔树争奇斗艳,这种热带景观,在偌大的中国亦不常见。红军们吃的食物呢?影片2次出现了当地人常吃的木薯。这种植物适应性强,好生长。这种植物亦是在热带地区容易生长。但说其根本,这种植物偶尔的品尝一下倒是不赖,但长此以往的吃,不仅是味觉疲劳更是缺乏营养。可见,当时的红军生活条件艰苦异常。

整部影片的主角是琼花,这个受尽折磨苦难的女子,心里充满怨恨和仇恨,誓死想要报仇。参加革命是别无他法,报仇才是她最初的目的。在一次执行到南霸天府上侦察任务时,路遇南霸天,琼花心头怒火难以抑制,开枪打伤了南霸天,但由于她违反了纪律,受到处分,娘子军的领导对她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洪常青书记对她说了一句话,“哪一个无产者不是眼泪泡着心?”笔者对这句话感触颇大。在特殊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人都难辞其咎。成熟的人会把心中的眼泪化为脑中的智慧,化悲痛为聪慧。

而琼花也终于成长、成熟、勇敢、聪慧。在洪常青英勇就义之后,她担起重任,率领娘子军和主力部队汇合重新解放了椰林寨。她既有之前的勇,又有现在的谋。这一切的成长,都是革命的历练。人不遇事,不成长。说的便是琼花了。

而影片中的另一位重要角色:南霸天。料想看影片的人对他恨的.牙痒痒。这样的人恰是历史中常常存在的。说他坏,他是坏,可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掠夺、霸占、勾结,这些本身就是人的另一面,他只是他这一面放大了。他逃走,联合国民党围剿娘子军,是因为他怕,贪生怕死不也是人的有一主要特质吗?

我们所谓的,“穷山恶水出刁民”,穷山恶水也出霸王。但是哪里有社会,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只要有人,“南霸天”这样的人永远都会存在。永远有人呼吁着反抗,但是打倒一个又出现另一个。为什么?因为这就是人,这才是人。人类爬到生物链的顶端,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现在,那些“南霸天”只是换了一个形式,换了一个身份,以润物细无声的节奏来剥削人民。我们反抗了吗?有人反抗,有人视而不见,有人无法发现。

红色电影观后感【篇5】

看了以后,我非常有感触,老一辈们为了解救劳苦大众,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孩子,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也不应该忘记艰难的岁月。

今天我们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当时有多少同龄的孩子不顾自己的生活,挑起了革命的重担,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作为一名团员,我要继承革命前辈的遗产,努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

由于人物关系的情感内容和战场氛围的营造,影片充满了革命激情,也蕴含着亲情与道德德力量。片中昂然一曲《英雄赞歌》,通过在故事内外空间的巧妙处理,使之具有动人的魅力,从而流传甚广。

电影《英雄儿女》讲述的是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 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在向王成学习的战役中,王文清把部队文艺团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认作亲生女儿。

原来,18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就被杀害了。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女儿王芳。之后,双方失去了联系。王文清没有马上认出王芳,而是帮助她完成了表扬王成的创作任务,并用实际行动鼓励她向哥哥学习。后来,王芳在战场上为出时表演时,敌机突然进攻。她为了保护出时而受伤,被送回祖国接受治疗。

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吊唁团访问朝鲜。王芳也康复归队。三人在前线团聚。王复标告诉王芳真相。两位父亲都鼓励王芳向哥哥学习,成为一名革命家。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要想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就一定要确定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观念,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每一秒,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长同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时刻做好准备。

其次,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不管我们有多忙,当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缓缓升起时,我们都必须停下脚步,一边注视着国旗行队礼,一边响亮地唱起国歌,虽然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但却充分地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只有爱我们的母亲祖国,为祖国献出一份力,才会茁壮成长。

爱国主义不仅是坚定的民族精神,也是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身为青年的我们,要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描绘祖国未来的宏图,将一片丹心献给祖国。祖国在我心中,祖国在你心中,祖国在我们中国孩子心中,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