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心得体会六篇

郭淑妃 11次浏览

实训心得体会六篇。

写好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从而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感受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持续地思考和总结,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想要了解“实训心得体会”的更多信息,可以查看小编为您整理的详细资讯,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并请不吝与家人朋友分享!

实训心得体会 篇1

Web实训心得体会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Web开发技术也日新月异。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决定报名参加一次Web实训课程。这次实训经历让我获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Web开发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将详细而生动地分享我的实训心得体会。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基础知识,如HTML、CSS和JavaScript等。这些基础知识是Web开发的核心,也是我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更高级技术的基础。在学习HTML时,我掌握了页面结构的搭建和标签的使用,能够创建出简单而完整的页面。通过学习CSS,我了解了如何美化页面,如何实现页面的布局和样式。而JavaScript的学习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页面行为的控制以及与用户的交互。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让我对Web开发的方向和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最好方式。在实训过程中,我有机会通过实际操作来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我们完成了多个实训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特定的需求和要求。在进行项目开发时,我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计页面、写代码并调试。通过实践,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各种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同时,实践也让我更加熟悉各种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调试,我在开发过程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另外,团队合作也是实训过程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实训项目的复杂性,很多项目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在团队合作中,我学到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想法,在项目中我们需要相互协商、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还学到了很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和经验。


实训过程中我还了解了更多关于Web开发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技术。Web开发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新的技术和框架层出不穷。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老师会给我们介绍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动向,还会引导我们去学习和掌握这些新技术。这让我不仅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还能够提前预测和应用未来的技术趋势。


小编认为,这次Web实训让我受益良多。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实践运用、团队合作和了解行业动态,我对Web开发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能够在Web开发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将把这次实训得到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迎接更多的挑战。

实训心得体会 篇2

经过这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我动手做项目的本事。本次实训,是对我本事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先,学的时候感叹学的资料太难懂,此刻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

在这次实训中还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本事,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本事,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我动手操作的本事,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其次,实训中的项目作业也使我更加有团队精神。

从那里,我学会了下头以下心态:

1、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提高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当把学习作为坚持工作进取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进取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本事,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2、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主角转化。

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经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仅有经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主角的转换。

实训心得体会 篇3

这几个月的实习,使我了解了建筑设计从前期准备到施工图设计各阶段内容、要求及相互关系;熟悉了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基本方法;理解并亲自体验了各工种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及监理的综合协调作用。建筑施工时图纸的审查、变更和使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且对学好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和建筑经济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过这次实训,我懂得了从最基本的识图顺序,拿到图纸,首先要看的就是图纸的目录,其次就仔细看图纸的总说明,懂得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相应区别,在看图纸的过程中应结合图纸里面的说明进行观察,同时在图纸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好多细节的东西需要我们注意,所以在识图过程中细心是很重要的!再者,我们在识图中相信大家也有所感触就是不知道要看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有好多同学在实训过程中学不到什么东西,其实识图是靠自己去观察,利用空间想象结合实际你就会发现自己有所进步了。

建筑图纸是由建筑施工图纸、建筑结构图纸、建筑电气图纸等组成。

一、建筑施工图纸

1、建筑施工图的组成部分

结构设计第一步就是看懂建筑施工图,建筑专业是整个建筑物设计的龙头,没有建筑设计其他专业也就谈不上设计了,所以看懂建筑施工图就显得格外重要。大体上建筑施工图包括以下部分:图纸目录,门窗表,建筑设计总说明,一层~屋顶的平面图,正立面图,背立面图,东立面图,西立面图,剖面图(视情况,有多个),节点大样图及门窗大样图,楼梯大样图(视功能可能有多个楼梯及电梯)。作为一个结构设计师必须认真严谨的把建筑图理一遍,不懂的地方需要向建筑及建筑图上涉及的其他专业请建,要做到绝对明了建筑的设计构思和意图。

2、图纸目录及门窗表

图纸目录是了解整个建筑设计整体情况的目录,从其中可以明了图纸数量及出图大小和工程号还有建筑单位及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如果图纸目录与实际图纸有出入,必须与建筑核对情况。门窗表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就是门窗编号以及门窗尺寸及做法,这对大家在结构中计算荷载是必不可少的。

3、建筑设计总说明

建筑设计总说明对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建筑设计总说明中会提到很多做法及许多结构设计中要使用的数据,比如:建筑物所处位置(结构中用以确定设防列度及风载雪载),黄海标高(用以计算基础大小及埋深桩顶标高等,没有黄海标高,施工中根本无法施工),墙体做法地面做法楼面做法...等等做法(用以确定各部分荷载),总之看建筑设计说明时不能草率,这是结构设计正确与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4、建筑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就比较直观了,主要信息就是柱网布置及每层房间功能墙体布置门窗布置楼梯位置等。看建筑平面图,了解了各部分建筑功能,基本上结构上的活荷载取值心中就大致有值了,了解了柱网及墙体门窗的布置,柱截面大小梁高以及梁的布置也差不多有数了,反正有墙的下面一定有梁,除非是甲方自理的隔断,轻质墙也最好是立在梁上.值得一提的是,注意看屋面平面图,通常现代建筑为了外立面的效果,都有层面构架,通常都比较复杂,需要仔细的理解建筑的构思必要的时候咨询建筑或索要效果图,力求使自己明白整个构架的三维形成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才不会出错..另外,层面是结构找坡还是建筑找坡也需要了解清楚.

5、建筑立面图

建筑立面图,是对建筑立面的描述,主要是外观上的效果,提供给结构师的信息,主要就是门窗在立面上的标高布置及立面布置以及立面装饰材料及凹凸变化。通常有线的地方就是有面的变化,再就是层高等等信息,这也是对结构荷载的取定起作用的数据。

6、建筑剖面图

建筑部面图的作用是对无法在平面图及立面图表述清楚的局部剖切以表述清建筑设计师对建筑物内部的处理,结构工程师能够在剖面图中得到更为准确的层高信息及局部地方的高低变化,剖面信息直接决定了剖切处梁相对于楼面标高的下沉或抬起,又或是错层梁,或有夹层梁,短柱等。同时对窗顶是框架梁充当过梁还是需要另设过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7、节点大样图及门窗大样

建筑师为了更为清晰的表述建筑物的各部分做法,以便于施工人员了解自己的设计意图,需要对构造复杂的结点绘制大样以说明详细做法,不仅要通过结点图更一步了解建筑师的构思,更要分析结点画法是否合理,能否在结构上实现,然后通过计算验算各构件尺寸是否足够,配出钢筋。当然,有些结点是不需要结构师配筋的但结构师也需要确定该结点能否在整个结构中实现。门窗大样对于结构师作用不是太大,但个别特别的门窗,结构师须绘制立面上的过梁布置图,以便于施工人员对此种造形特殊的门窗过梁有一个确定的做法,避免发生施工人员理解上的错误。

8、楼梯大样图

楼梯是每一个多层建筑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楼梯大样又分为楼梯各层平面及楼梯剖面图,结构师也需要仔细分析楼梯各部分的构成,是否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在进行楼梯计算的时候,楼梯大样图就是唯一的依据,所有的计算数据都是取得之楼梯大样图,所以在看楼梯大样图时也必须将梯梁,梯板厚度及楼梯结构形式考虑清晰。

二、建筑结构图纸

1、截面尺寸的选择

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选择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前提,除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所要求的取值范围,还应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以达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节点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即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强节点”。

2、梁、柱的适宜配筋率

框架梁的配筋在设计中应掌握“适中”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其配筋率宜取0.4%~1.5%框架柱的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宜取1%~3%。另外当梁端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大于2%时,其箍筋的最小直径应增大2mm。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所规定的最大、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另外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注意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与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的区别。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只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而在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梁的最小配筋率除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外,还和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与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有关,所以在设计中应依据规范来确定梁的最小配筋。

3、框架柱配筋的调整

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有时电算结果为构造配筋,但是实际工程中均不会按此配筋。因为在地震作用下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所受的扭转剪力最大,同时又受双向弯矩作用,而横梁的约束又较小,工作状态下又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所以其震害重于内柱,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框架尤为明显。

因此应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另外也可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计算后比较同一侧面的配筋,取其较大值,并采用对称配筋的原则。为了满足框架柱在多种内力组合作用下其强度要求,在配筋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角柱、边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会产生偏心受拉时,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大25%。

(2)框架柱的配筋可放大1.2~1.6倍,其中角柱1.4倍,边柱1.3倍,中柱1.2倍。

(3)框架柱的箍筋形式应选用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

(4)对于二、三级框架的底层柱底和底部加强部位纵筋宜采用焊接,且当柱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并应焊接。

另外多层框架电算时常不考虑温度应力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当多层框架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较大以及地基软弱土层较厚或地基土质不均匀时,可以适当放大框架柱的配筋,且宜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基础梁,其配筋不宜按构造设置,应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

4、框架梁裂缝宽度、斜截面配筋调整

在满足梁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的情况下,仍需在计算配筋后进行梁的裂缝宽度的验算和满足梁端斜截面“强剪弱弯”条件下的梁端配筋调整。

4.1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和调整的办法

框架梁的裂缝宽度验算往往被工程设计人员忽视,对此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二是钢筋的级别和直径。由于混凝土等级与钢筋的级别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对于普通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的高等级对减小梁的裂缝宽度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加大梁的配筋率或增大梁的截面尺寸的方法来减小梁的裂缝宽度。另外需注意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结构建模中的荷载输入时,一定要将恒、活载数值分开输入,以便进行内力组合和裂缝宽度的计算,不要贪图省事而将恒、活载合并输入,以防止梁、柱内力计算错误,致使所绘制的施工图不能使用。

4.2梁端斜截面的配筋调整

框架结构设计中,宜满足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的梁端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规范要求,即“强剪弱弯”。在具体设计和梁配筋调整时,可采用以下方法:①不放大梁端负弯矩钢筋而加大梁的跨中受力钢筋(一般放大1.1~1.3倍);②梁端箍筋的直径可增加2mm;③支座处尽量不设置弯起钢筋,宜利用箍筋承受支座剪力。

4.3在电算中合理、准确运用弯矩的调幅

规范规定只有在竖向力作用下梁端弯矩可调幅,水平力作用下梁端弯矩不允许调幅,因此在计算时必须先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后,再将水平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叠加。在此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梁端的固定弯矩调幅后,再进行力矩分配;二是将由力矩分配法算得的梁端负弯矩直接乘以调幅系数。

5、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在框架结构中不允许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型式,楼、电梯间、局部突出屋顶的房间,均不得采用砖墙承重。因为框架结构是一种柔性结构体系,而砖混结构是一种刚性结构。为了使结构的变形相互协调,不应采用不同结构混合受力。

(2)加强短柱的构造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顶棚可能要吊顶或其它装修,甲方为了节约开支,往往要求柱间填充墙不到顶或者是在墙上任意开门窗洞口,这样往往会造成短柱。由于短柱刚度大,吸收地震作用使其受剪,当混凝土抗剪强度不足时,则产生交叉裂缝及脆性错断,从而引起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所以在设计中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尽量减弱短柱的楼层约束,如降低相连梁的高度、梁与柱采用铰接等;②增加箍筋的配置,在短柱范围内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l00mm,柱的纵向钢筋间距≤150mm;③采用良好的箍筋类型,如螺旋箍筋、复合螺旋箍筋、双螺旋箍筋等。

(3)由于建筑的需要,有时需要框架梁外挑,且梁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在柱的内力和配筋计算中,有些设计人员对其受力概念不清,误认为此柱为构造柱,并且其配筋为构造配筋,悬臂梁也未按计算配筋,这样有可能导致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力不足,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实际上,在结构的整体计算中,此柱为偏心受压构件,柱与梁端交接处类似于框架梁、柱节点,应考虑悬臂梁梁端的协调变形。所以对于此柱应作为竖向构件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并且柱与梁端交接处应按框架梁、柱的节点处理。

(4)在计算单榀框架的内力时,应注意底层框架柱的计算高度和箍筋加密区高度在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的区别: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要求底层柱遇有刚性地面时,除上端箍筋加密外,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范围内也应加密,而在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规定除满足以上条件外,还应满足柱根不小于柱净高1/3范围内箍筋加密的要求。

(5)在设计框架结构和裙房时,高低跨之间不要采用主楼设牛腿、低层屋面或楼梯梁搁在牛腿上的做法,也不要用牛腿托梁的方式作为防震缝。因为在地震时各单元之间,尤其是高低层之间的震动情况不同,连接处很容易压碎、拉断。因此,凡要设缝,就要分得彻底,凡不设缝,就要连接牢固,绝不能似分非分,似连非连,否则很容易在地震中破坏。

(6)在设计中不得随意加大主筋的面积,或为了简化构造而统一截面设计,以避免造成结构的某些部位相对薄弱。

(7)对于框架梁下部的填充墙构造措施,当填充墙长度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采用拉接措施;当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墙梁。

(8)填充墙拉筋和预埋件等不应与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焊接,宜采用在柱内预留预埋件,待砌筑填充墙时再将拉结筋与之焊接的施工方法。

三、设备施工图包括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和详图。

表示上、下水及暖气管线布置,卫生设备及通风设备等的布置,电气线路的走向和安装要求等。阅读建筑施工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具备用正投影原理读图的能力,掌握正投影基本规律,并会运用这种规律在头脑中将平面图形转变成立体实物。同时,还要掌握建筑物的基本组成,熟悉房屋建筑基本构造及常用建筑构配件的几何形状及组合关系等。

2都是按照建筑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图例符号表示的,因此,必须先熟悉各种图例符号。

3、图纸上的线条、符号、数字应互相核对。要把建筑施工图中的平面图、立面图、削面图和详图对照查看清楚,必要时还要与结构施工图中的所有相应部位核对一致。

4、阅读建筑施工图,了解工程性质,不但要看图,还要查看相关的文字说明。通过这次的实训让我更加的了解了读图的实际作用,为了诶方便我以后再工作上的需要,我以后要坚持的读图和练习画图等基本技能。这样厠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建筑工人。为了自己的明天,要好好地学习和工作,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在此还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就不会顺利结束这次实训!

此次的识图实训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实图实训让我学到好多实用的能力,为我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增添砝码,从这些实训中我们都从一窍不通到初步掌握各种技能,从这之中我发现我所知道建筑行业的知识太少了,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无论学习期间还是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养成一种认真的态度、缜密的思维、勤于动手的习惯,这样我们才会在竞争中有竞争力。

时间很短暂收获却很丰盛,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建筑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职技术人才一定要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其它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对我来说受益非浅。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实训心得体会 篇4

任务一:我的第一个工程,时间3月8日任务二:水箱控制,时间3月22日任务三:用户权限的管理,时间

4月18日

任务一:我的第一个工程

一、工作任务

MCGS组态软件的特点和构成。

2、建立一个简单的MCGS组态工程。

二、工作要求

1、正确回答相关的理论知识点。

2、建立名为“我的第一个工程”的工程项目,保存到F盘以自己学号和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

3段水管和相关文字注释。工程效果图可参见MCGS帮助系统:MCGS快速入门。

三、工作过程

(一)理论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工控组态软件?

ODBC、OPC、OLE。

3、MCGS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其核心是什么?

4、MCGS系统为什么与设备无关?

(二)详细写出组态工作过程

1、创建自己的文件夹

打开F盘,鼠标右击,新建文件夹,将文件夹命名为自己的学号和姓名,如:。

2、创建工程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工程”选项,弹出一个工作台窗口。一般会在D:MCGSWORK下自动生成新建工程,默认的工程名为:“新建工程0.MCG”(若新建工程0.MCG已经存在,则新建工程的顺序号顺延,如:

1、

(3)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工程另存为”选项,弹出文件保存窗口。在“文件名”一栏内输入“我的第一个工程”。再单击“保存在”一栏内的小黑三角,找到自己的文件夹,如F:41011150XX。点击“保存”按钮,工程创建完毕。

3、创建用户窗口

(选择“窗口,窗口位置选中“最大化显示”,其它不变,单击“确认”按钮。这时原来的“窗口0”已经变为“我的第一个工程”。

(3)选中“我的第一个工程”,点击右键,选择下拉菜单中的“设置为启动窗口”选项,将该窗口设置为MCGS运行环境中自动加载的启动窗口。

4、编辑画面

(,进入动画组态窗口。若没有看见工具箱则单击“查看”菜单,选择“绘图工具箱”。下面开始编辑本窗口的画面。

(。从最下一行的.状态条中,记录泵的位置和大小。若没有看见状态条则单击“查看”菜单,选择“状态条”。(3)画“储藏罐”:同理,在“储藏罐”类中分别选取罐

罐53。参照效果图调整位置和大小,并做好记录。

(4)画“阀门”:同理,在“阀门”类中分别选取阀

阀44。参照效果图调整位置和大小,并做好记录。

(,生成下一段流动块。双击鼠标左键即可结束绘制。(若想修改流动块,先选中流动块,鼠标指针指向流动块周围的某一小方块,按住左键拖动鼠标,即可调整流动块的形状)。参照效果图,用流动块画出作出“文字注释”:单击工具箱“标签”,在水泵下方用鼠标拖动出一个文本框,输入“水泵”。再双击“水泵”标签,弹出“对象组态属性设置”对话框,边线颜色选“无边线颜色”,字符颜色选“蓝色”,字符字体选“宋体/粗体/三号”,单击“确认”。若文字显示不全,则用鼠标调整文本框大小(调大一些没有关系)。同理,在适当的位置分别画出另外的文字标签“水罐保存画面: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窗口”选项,保存画面。

5、工程运行

单击单击“文件”菜单中的“进入运行环境”,系统提示:并口(USB接口)上没有软件狗,只能运行。

6、工程提交

将电脑中建立的自己的文件夹发送到自己的移动盘中,并尝试运行一次,确认组态工程被正确保存。运行过的组态工程会多一个加字母D的数据库文件“我的第一个工程D”,下次运行时还会自动生成,若运行数据无需保存,可以删除。

四、工作结果

进入MCGS运行环境,立即最大化显示标题为“我的第一个工程”的工程画面,画面内容达到设计要求。工程效果图如下:(参见程序文件)

五、总结与体会

围绕以下要点来谈谈完成本次任务的体会:

1、本次任务中自己做了什么?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2、完成这次任务有什么收获?

任务二:水箱控制

一、工作任务

1、制作水箱控制组态画面。

2、模拟水箱控制过程。

二、工作要求

1、正确回答相关的理论知识点。

2、建立名为“水箱控制”的工程项目,保存到F盘以自己学号和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

上水泵进水。水位可以人工调节,也可以在20-80之间自动调节。

三、工作过程

(一)理论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用户窗口?

2、怎样产生动画效果?动画连接主要有哪几种?rdf

3、水管是用什么构件制作的

?怎样使进、出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4、脚本程序有什么用处?共有几种语句?

(二)详细写出组态工作过程

1、创建自己的文件夹

打开F盘,鼠标右击,新建文件夹,将文件夹命名为自己的学号和姓名,如:41011150XX。这样在F盘根目录下就建立了自己的文件夹——F:41011150XX。

2、创建工程

3、创建用户窗口

4、编辑画面

5、工程运行

6、工程提交

四、工作结果

进入MCGS运行环境,立即最大化显示标题为“水箱控制”的工程画面,画面内容达到设计要求。可以看到水箱水位在自动变化。工程效果图如下:(参见程序文件)人工调节水位的模拟:

五、总结与体会

围绕以下要点来谈谈完成本次任务的体会:

1、本次任务中自己做了什么?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2、完成这次任务有什么收获?

任务三:用户权限的管理

一、工作任务

1、设置工程密码,保护工程不会被其他人打开使用或修改。

2、设置工程试用期,通过多级密码控制系统的运行或停止。

3、规定操作权限,提高工程安全性。

二、工作要求

1、正确回答相关的理论知识点。

2、建立名为“安全机制练习”的工程项目,保存到F盘以自己学号和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

3、工程运行时,立即最大化显示工程画面,窗口标题为“安全机制练习”。画面中有:用户权限分配表,和相关文字注释。通过菜单操作,可根据不同用户权限在其他5个画面之间跳转。

三、工作过程

(一)理论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主控窗口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权限设置的作用是什么?

3、怎样设置试用期?

4、怎样设置启动属性?

(二)详细写出组态工作过程

1、创建自己的文件夹

2、创建工程

3、创建用户窗口

4、编辑画面

5、工程运行

6、工程提交

四、工作结果

进入MCGS运行环境,显示工程画面,画面内容达到设计要求。可以操作。工程效果图如下:(参见程序文件)

五、总结与体会

围绕以下要点来谈谈完成本次任务的体会:

1、本次任务中自己做了什么?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2、完成这次任务有什么收获?

实训心得体会 篇5

短暂的一周实训已经过去了,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实训赋予了我太多实用的东西了,不仅让我更深层次的对课本的理论知识深入了理解,而且还让我对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下面谈一下就这一周实训中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周的实训已经过去了,我们在老师提供的实践平台上通过自己的实践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东西,熟悉了对Quartus Ⅱ软件的一般项目的操作和学到了处理简单问题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了VHDL语言的基本设计思路和方法,我想这些会对我今后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此外,还要在今后的课本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学习,灵活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以后出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有所成果。

最后还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专业的实践平台还有瓮老师在一周实训以来的不断指导和同学的热情帮助。总的来说,这次实训我收获很大。

同时,感谢大专两年来所有的老师,是你们为我解惑受业,不仅教授我专业知识,更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这次EDA实训让我感觉收获颇多,在这一周的实训中我们不仅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怎样运用EDA设计三种波形的整个过程和思路,更加强了我们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能力的锻炼,我们在写程序的同时还要学会要改程序,根据错误的地方去修改程序。

本文基于Verilog HDL的乒乓球游戏机设计,利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其波形数据功能在分析了CPLD技术的基础上,利用CPLD开发工具对电路进行了设计和仿真,从分离器件到系统的分布,每一步都经过严格的波形仿真,以确保功能正常。

从整体上看来,实训课题的内容实现的功能都能实现,但也存在着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此次的实训课题,掌握了制作乒乓球游戏机技术的原理及设计要领,学习并掌握了可编程逻辑电路的设计,掌握了软件、CPLD元件的应用,受益匪浅,非常感谢瓮老师这一学期来的指导与教诲,感谢老师在学习上给予的指导,老师平常的工作也很忙,但是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重来没有耽搁过,我们遇到问题问他,他重来都是很有耐心,不管问的学生有多少,他都细心的为每个学生讲解,学生们遇到的不能解决的,他都配合同学极力解决。最后祝愿瓮老师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实训心得体会 篇6

磨床实训心得体会


在磨床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很多体会和感悟。磨床是一种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磨削的机床,它在工业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磨床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安装和调整磨石。磨石是磨床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质量和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到磨床的加工效果。在安装磨石时,我们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形状,保证磨石与工件之间的配合。调整磨石的位置和角度也至关重要,只有正确地调整好磨石,才能确保工件被均匀地磨削,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选择磨削参数。在进行磨削加工时,我们要考虑到工件的材料、硬度和形状等因素,合理地选择磨削参数,如磨削速度、进给量、磨石的润滑方式等。只有根据不同的工件情况选择合适的磨削参数,才能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我还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进行磨削操作。在进行磨削加工时,我们要注意保持磨床和工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震动和晃动现象。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控制磨削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问题。我们还要定期对磨床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磨床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通过这次磨床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技术的重要性和细节的决定性。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磨床操作工。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享,能够给其他同学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愿我们在技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推荐文章